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问鼎天宫凌云志 星河万里踏征程——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目击神舟二十号发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1:00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点火发射。

额济纳旗,这个曾经为了中国航天事业“三易旗府”的地方,又一次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荣耀时刻。

九霄逐梦,再探苍穹。中国朝着航天强国,再迈一大步。

记者现场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4月24日14时25分,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上红旗招展。

伴着《歌唱祖国》的旋律,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身着乳白色航天服,从问天阁依次走出。

“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祝你们成功!等你们凯旋!”欢送人群挥舞着鲜花、国旗高声欢呼,为出征的勇士加油助威。

神舟二十号乘组构成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航天员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

作为第二批航天员当中首位“三上太空”的航天员,陈冬亲历了中国空间站从无到有、从建造走向应用的发展历程。在4月23日召开的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陈冬表示,每一次的太空之旅都是独一无二的,期待在飞行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经验,收获更多的突破。

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于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陈中瑞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杰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也是首个执行“飞天”任务的内蒙古籍航天员。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陈冬!”“航天员陈中瑞!”“航天员王杰!”3位航天员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寰宇。

“出发!”14时2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

“是!”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嘹亮的歌声在圆梦园广场上空久久回荡。欢送人群高唱《歌唱祖国》,目送航天英雄再赴苍穹。

距离问天阁几公里外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湖蓝色的发射塔架高耸矗立、直指苍穹,将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紧拥在怀。

16时40分许,发射塔架的三层回转平台已全部打开,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耀眼的阳光下,箭体上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4个大字分外醒目。

同一时间,在距离发射塔架1.5公里左右的媒体区,等候多时的媒体记者早早架起“长枪短炮”,屏气凝神地静候火箭点火的精彩瞬间。

“5、4、3、2、1,点火!”

17时17分,随着“点火”指令的下达,一条橘红色的火龙从火箭的底部猛地喷射出来,反推托举着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拔地而起。“太震撼了!”现场的人们一边飞快地按下相机快门,一边由衷地赞叹道。

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二十号奔赴天宫,载人航天再启新程。据介绍,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5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名航天员、41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此次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1次飞行、神舟飞船的第20次飞行。

向着更辽阔的星辰大海进发,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不断书写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大向强的壮美诗篇。

值得关注的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日子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5周年纪念日。

55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吹响了中国人探索浩瀚太空的号角。

55年后的今天,中国空间站已经建成,登月梦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一代代后来者接过“接力棒”、踏着前人的足迹接力出征,一路逐梦、一路超越,不断标记中国高度,镌刻中国精度,跑出中国速度。

正如4月23日举行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所言,目前,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正在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在轨实施了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与应用物资,下行百余种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载人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康丽娜 高慧 孟和朝鲁

相关文章
  •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报名开启

    央广网长春8月21日消息(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以千年文脉铸就时代风骨,用中华经典激荡盛世回响!日前,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活动报名通道正式开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独家策划的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具有社会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专业权威性。活动旨在引导、鼓励全社会共同诵

    时间:2025-08-21 17:06:00
  • 45个国家和地区1029户企业参展 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四大主题展馆亮点多

    来源:【中国吉林网】8月27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在长春盛大开幕。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键纽带,本届博览会恰逢创办20周年,以“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为目标,通过创新设计与精准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和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亮点特色纷呈。省贸促会副会长宣兆海在接受中国吉

    时间:2025-08-21 09:20:00
  • 发展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中非合作筑牢人权根基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此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此为起点,中国与非洲国家近80年来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真诚相待的精神,以相互理解为基础,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减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树立了南南合作典范,为保障和实现人人享有的人权贡献了中国智慧与非洲实践

    时间:2025-08-20 06:07:00
  • 央视聚焦厦门!《绿水青山中国答卷》“人海和谐 厦门实践”播出

    来源:【厦门日报】央视聚焦厦门!《绿水青山中国答卷》“人海和谐 厦门实践”播出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时间:2025-08-18 20:12:00
  • 鲜明阐述西夏文明的中华文明属性

    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犁耕图 资料图片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舂米、杂技场景 资料图片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编者按近期,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新著《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恰逢不久前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

    时间:2025-08-16 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