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绘就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临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1:19:00    

■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绘就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

在临沂客户端讯陌上花开蝶自来,金鱼跃池富民欢。沂水县诸葛镇“陌上花开”乡村振兴片区的养殖池里,14万尾观赏鱼“游”向全国各地;兰陵蔬菜大棚里,鲜嫩的蔬菜通过冷链车直抵上海菜场,丰富着长三角群众的菜篮子;平邑县金银花加工车间,鸿雁人才任洪敏与工人们一起,在氤氲的茶香中精心翻炒……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是全市乡村振兴步履铿锵的生动写照。

兰陵农业智慧蔬菜工厂内景

作为农业大市,临沂始终扛牢乡村振兴政治责任。8月2日,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指出,“农村突出抓片区化推进”“县域重点抓特色发展”。沂蒙大地的振兴画卷,正以片区为纸、产业为墨、人才为笔,在1.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铺展。

面对乡村资源分散、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挑战,以片区为单元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成为临沂破题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以前村里管理混乱,垃圾堆得到处都是,现在有专人清理,环境越来越好。我还在家门口赚上了旅游钱,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了。”临沭县“沂蒙好栗”片区村民孙大爷的感叹,道出了片区建设带来的蝶变。这个由12个自然村连片打造的乡村振兴片区,通过“文旅融合、抱团发展”,将传统板栗园打造成“金滩栗海”风景区,节假日游客如织。

坚持“一片一片抓、抓一片成一片”,临沂将639个“地缘相近、禀赋相似”的片区作为主战场。每个片区聚焦10个左右行政村,培育1至2个中心村和至少1个特色产业,如“沂蒙好栗”片区的“文旅融合+特色产业”,西墙峪片区的“红色旅游+生态农业”,形成了“一片一特色”的生动格局。

如今,全市80个片区党委带动953个村跨村联建,发展合作社、联合社2.5万家,兴办共富工坊516个、共富公司62家,户均增收1.2万元。建成市级以上片区193个,覆盖近半自然村,片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领跑全市平均水平。

片区建设筑牢了发展基础,但要实现持续增收、共同富裕,必须培育壮大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富民产业,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上做文章。

土特产是临沂产业振兴的“压舱石”。全国九成牛蒡、六成金银花、四成银杏产自临沂,蜜桃、黄瓜等7个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长三角每3个蜜桃就有1个产自临沂……临沂持续推进“一县一重点、一镇一特色”,用好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政策,推动临沭白羽鸡、莒南花生等产业延链提质,培育出24个产值10亿元以上产业,建成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305个。

精深加工让“农字号”身价倍增。在金锣集团的预制菜车间,一头生猪被精细分割加工成260余种即食产品;在临沂超和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每日加工40万只鸡,6小时内可将一只鸡分割成二百多种产品并完成由生到熟的转变。从土特产到深加工,全市坚持抓龙头、带基地、联农户,形成畜牧屠宰、粮油加工、预制菜等7大产业集群,去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445家、营收3593亿元、居全省首位,其中食品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其根基在人才、活力在人才、未来更系于人才。破解乡村人才短缺、结构不优的瓶颈,深化实施“四雁工程”,是支撑产业升级、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自2022年深化实施以来,这项首创性改革不断建强村支书“头雁”,吸引在外能人“归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鸿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雁阵”,累计培育四雁人才20.1万名,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万个,“沂蒙四雁”品牌日益响亮。

牛庆花的精彩蝶变,正是“四雁工程”赋能个体的生动注脚。在临沂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悉心培养下,这位曾经的普通农村家庭妇女,如今已成长为一名驰骋电商疆场的“巾帼鸿雁”。

牛庆花在直播销售蒙阴蜜桃

“一部手机,就是我连接田间地头和大千世界的桥梁。”从最初对着镜头生涩地介绍蒙阴蜜桃,到如今熟练运营平台、精准对接市场,牛庆花把家乡甘甜的蜜桃、脆爽的苹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她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华丽转身——销售额连年攀升,更在于她主动将经验倾囊相授,已帮带学员30名,其中10名“巾帼鸿雁电商”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功创业,在乡间沃土上播撒下更多致富的种子。

为持续优化乡村人才结构,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实施四雁孵化“百千万”工程,建立健全全周期全链条孵化机制,力争年内育强百名“头雁”(350名)、育精千名“归雁”(1000名)、育强千名“鸿雁”(3000名)、育壮万家“雁阵”(1万家),到2027年建成近5万人的“懂农事、爱农业、会经营、善治理、敢担当”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坚实人才力量。

从片区里的“共富故事”,到产业链上的“增值密码”,再到“群雁”齐飞激发的“澎湃活力”,临沂正以片区为引领、以产业为根基、以人才为支撑,奋力描绘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沂蒙好例。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婷 通讯员 曹蕾

编辑:张海燕

相关文章
  • 绘就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临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

    ■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绘就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在临沂客户端讯陌上花开蝶自来,金鱼跃池富民欢。沂水县诸葛镇“陌上花开”乡村振兴片区的养殖池里,14万尾观赏鱼“游”向全国各地;兰陵蔬菜大棚里,鲜嫩的蔬菜通过冷链车直抵上海菜场,丰富着长三角群众的菜篮子

    时间:2025-08-24 01:19:00
  • 陕西启动2025银发经济产业目录申报 重点聚焦23类适老产品

    陕西网讯(记者 南楠)近日,省工信厅、省民政厅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25年银发经济产业目录申报工作。此举旨在落实国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部署要求,通过遴选优质适老产品和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本次申报首次将智慧养老与大健康产品纳入重点范畴,涵盖老年服装服饰、适老化家

    时间:2025-08-20 10:09:00
  • 康佳集团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业务单元

    康佳专业化整合发布会15日在深圳举行。康佳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的业务单元。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康佳融入华润集团后,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担当;强化科技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推动整合运作,在体制机制改革上

    时间:2025-08-17 08:35:00
  • 中国青年报整版关注:杨靖宇不死 青春再燃白山黑水

    编者按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缅怀抗日英雄杨靖宇。在东北零下40摄氏度的密林中,他胃中仅存草根棉絮仍死战不屈。“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他牺牲前说的这句话,将个体抉择熔铸于民族存亡,为当代青年标定了精神海拔——真正的“酷”,是危难中的担当。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

    时间:2025-08-12 08:45:00
  • 方城县博望镇:特色种养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李善喜 李征“在培育黄金梨产业的同时,我还引种了红贵妃、丹霞红、酥脆1号香梨、秋月梨等八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今年,酥脆1号、秋月两个新品种适应性强、含糖量高、营养丰富、抗逆性强、口感好,获得了产量、质量双丰收,亩均收入在2万元左右……”8月12日,正在快递公司寄售酥脆

    时间:2025-08-11 1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