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品味遵义:沧海造物 丹霞奇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3:36:00    

赤水大瀑布 袁翰林 摄

大自然鬼斧神工,赤水丹霞“灿若明霞”的红,是沧海桑田孕育下的精美画卷。

中国拥有世界分布最广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的侵蚀山地,其中南方的“中国丹霞”被评为世界遗产。赤水丹霞是中国最为壮丽的丹霞地貌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这里的景色奇特绝美,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红色世界”。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后有地质学家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形容丹霞景观,地理学名词“丹霞地貌”便应运而生。

赤水丹霞地貌 杨家林 摄

若要细细端详赤水丹霞,一定要去赤水国家地质公园:山红、水红、石也红,掩映在大片的绿色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造物神技。这里是中国丹霞最大的连片分布区,规模宏大、美感要素完整的高原峡谷、丹崖赤壁、瀑布与原始森林组合的丹霞景观,是丹霞自然美的典范。

在这里,“丹山”色彩鲜明而热烈,如西天云霞般的绚烂,“碧水、翠林”清鲜、活力而富有生机。色彩纯正的红色、绿色,所呈现出的巨大反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丹山的屹立,竹海的波涛翻滚,河流、瀑布的奔泻、缥缈,将动与静完美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国际“专家学派”风景质量评估的最高标准。

赤水丹霞还是“中国丹霞”唯一的高峡幽谷丹霞景观,峰顶到谷地的落差巨大。尤以独特的马蹄形丹崖赤壁最为显著,丹崖宽度可达800m,高度可达300~500m,气势雄伟,是中国丹霞唯一的单体景观。

赤水佛光岩 杨家林 摄

在赤水丹霞地貌中,佛光岩是最大一块裸露的丹霞崖壁。它是一座近乎圆弧形,弧长1000米左右,高300多米。每当下午4—6点,阳光正好直射到佛光岩上时,瑰丽无比。

赤水河及支流在峡谷内的蜿蜒流转,带来景观丰富的变换,高峡幽谷,美不胜收。“中国丹霞”唯一的“千瀑之地”,赤水遗产地内350多条急流飞瀑深切河谷,几乎每条峡谷和沟谷都发育了不同形态和规模的梯级瀑布群(如十丈洞瀑布、神女瀑布、五柱峰瀑布等)。众多瀑布群在河谷的跌宕起伏,在水形、水声上给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与美的享受。

赤水大瀑布 王长育 摄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丹霞地貌学家黄进教授多次考察赤水后评价说:“我走过中国的山山水水,赤水是我所走的地方中,发现的丹霞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最年轻的地貌,在180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12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所以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典型、壮观美丽,当属全国第一。赤水丹霞地貌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赤水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报名开启

    央广网长春8月21日消息(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以千年文脉铸就时代风骨,用中华经典激荡盛世回响!日前,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活动报名通道正式开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独家策划的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具有社会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专业权威性。活动旨在引导、鼓励全社会共同诵

    时间:2025-08-21 17:06:00
  • 45个国家和地区1029户企业参展 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四大主题展馆亮点多

    来源:【中国吉林网】8月27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在长春盛大开幕。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键纽带,本届博览会恰逢创办20周年,以“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为目标,通过创新设计与精准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和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亮点特色纷呈。省贸促会副会长宣兆海在接受中国吉

    时间:2025-08-21 09:20:00
  • 发展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中非合作筑牢人权根基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此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此为起点,中国与非洲国家近80年来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真诚相待的精神,以相互理解为基础,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减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树立了南南合作典范,为保障和实现人人享有的人权贡献了中国智慧与非洲实践

    时间:2025-08-20 06:07:00
  • 央视聚焦厦门!《绿水青山中国答卷》“人海和谐 厦门实践”播出

    来源:【厦门日报】央视聚焦厦门!《绿水青山中国答卷》“人海和谐 厦门实践”播出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时间:2025-08-18 20:12:00
  • 鲜明阐述西夏文明的中华文明属性

    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犁耕图 资料图片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舂米、杂技场景 资料图片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编者按近期,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新著《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恰逢不久前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

    时间:2025-08-16 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