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
周瑄璞
3月上旬,北方春寒料峭,陕南已是春水流淌,山花烂漫,茶林尽染。我们穿过秦岭,与紫阳民歌有个约会。
“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子不推不转喽喂”……纸上这有限的文字,实在无法记录歌词腔调的精妙、婉转、灵动,情感情绪的热烈、活泼、明快,还有那贯穿始终无处不在的舌音、转音、过渡音,以及最后收腔那一声直冲脑顶的亮丽高音“呀喂”。我们被这水灵灵活泼泼的山歌打动,为之陶醉。
我们这次见到了两位“歌王”。
78岁的何耀信是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城关镇何氏民歌演唱队的老前辈。他家上面两三代、下面三辈人,都是民歌演唱者。何老先生没上过学不识字,可他温文尔雅、谦逊有礼,气质风度颇像一位中学校长,这跟他一生浸润于民歌有关。自幼跟大哥学习唱歌,从小小孩童唱到年近八旬,胸中歌千首,开腔不重样,仿佛他这里就是一个民歌资料库。前年他响应县上号召,将自己收藏整理的近千首原生态民歌录音磁带、光盘、歌谱,全部捐献给有关部门收藏、保管。何耀信曾参演传承紫阳民歌剧《王二嫁嫂》,还时常导演剧目,写歌填词,辅导年轻人。
另一位是李德堂。李德堂说,每次演出回家,看到妻子在田里劳动就非常心疼,自己有两个儿子,负担重,要通过唱民歌多挣点钱。李德堂是紫阳高腔第一人,也是紫阳民歌非遗传承人,他是个乐器多面手,唢呐、二胡、锣鼓、电子琴样样精通。
与何耀信很像,李德堂家也有唱民歌的传统。他从有记忆起,耳边就歌声萦绕,田间地头干活时跟着大人学唱,个头一点点高时爱上了民歌。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的演出,是他平生第一次登台唱紫阳民歌。从此,他与之相伴整整半个世纪。农忙在家干农活,农闲出门去唱歌。接受采访时,他说上几句,就要起身唱一段,仿佛只有高歌一曲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生于1968年的李德堂身姿轻盈、满面红光,貌似70后或80后,我们夸他显得年轻,他自嘲说,不行了,老喽,年轻时身体棒底气足,一声高腔嗞啦上去,跟闪电一样。
李德堂对紫阳民歌的理解,和老一辈的何老先生有所不同。他的儿子又与他不同。儿子给他建议,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对歌词、歌调进行适当改编,比如说可以融入摇滚曲调。李德堂听取了90后年轻人的意见,于是尝试用摇滚节奏演唱《郎在对门唱山歌》。小小改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李德堂没有发飘。他认为这种调剂可以根据听众的组成偶尔为之,而民歌精髓和优秀传统必须保留。
“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春不乱开”。我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有当地文艺青年谱词作曲,将民歌歌词镶嵌其中,以流行歌曲形式,发布于网络。传统与现代结合,紫阳民歌在一代代人的歌声中传扬、生长。
前不久,青年歌手黄杰、唐丹丹走进央视“民歌·中国”系列节目,“大巴山的天籁之音”——紫阳民歌又被注入了新的传播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7日 20 版)
-
云南安宁智慧农业助推“云花”提档升级
2025年盛夏,持续月余的阴雨笼罩着云贵高原,花卉交易中心电子屏上跳动的成交率数字牵动着千万花农的心。当传统种植的玫瑰被无孔不入的潮湿侵扰,安宁市县街街道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内,占地158亩的亚洲最大单体玫瑰大棚却恒常如春——这里没有泥土的气息,只有椰糠基质上整齐列队的玫瑰植株,以及空中密布的智能传感网
时间:2025-08-22 15:12:00 -
穿眉骨、扎手指……杀伤力惊人,多人受伤!近期人气飙升
羽毛球是许多人最爱的运动休闲方式之一特别是最近暑假期间周末想在上海打一场羽毛球不少馆子还得提前多日预定人气别提有多旺!但让现场鸽万万没想到的是小小的羽毛球竟然也能变成 "凶器"!近日,广东广州一位女子在打球时就被 "碳音球" 的羽毛插进了眉骨目击者颜先生回忆,当时他正在自己的场地上练习,突然听到隔壁
时间:2025-08-16 12:30:00 -
父亲的戏剧人生
沈铁梅6月6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的沈福存先生京剧表演艺术传承晚会上,播放了我的父亲沈福存40多年的演出影像。虽然图像已经模糊,但现场和视频里热烈的掌声融到一起,似乎变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演出,令人动容。我的艺术生涯深受父亲的影响。我常常会想起他为戏而生、永攀高峰的一生。1982年,父亲以近五旬
时间:2025-06-24 09:03:00 -
周深献唱山西民歌!一开口,山西人:想回家了……
这个周末,周深2025“深深的”巡回演唱会太原站圆满结束,你去看了吗?在连续两天的演出中,周深特意准备了两个不同的“山西限定版礼物”——经典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大红公鸡毛腿腿》。当周深清澈空灵的嗓音遇上山西民歌,全场观众立马沉醉,社交媒体上也迅速“出圈”,不少网友表示:“太厉害了!”“山西限定曲
时间:2025-06-17 10:05:00 -
中国式摔跤进校园 临沂士博高中成唯一试点区
鲁网6月13日讯2024年临沂士博高级中学被评为临沂市唯一一所全国体育课程一体化试点区(校)单位。临沂士博高级中学在推广中国式摔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此可见,中国式摔跤进校园不仅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也得到了学校的积极响应。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
时间:2025-06-13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