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谱曲、分析实验数据……成都“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举办
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4月18日,成都“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举办。活动通过学术交流、课例展示、专家报告和圆桌论坛,全面展现了成都市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和阶段性成果。

跨学科AI赋能示范课展示
在课例展示中,树德协进中学青年物理教师刘露执教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一课中,学生分组使用光电门传感器、磁感应强度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采集实验数据,通过学校自主研发的“树德号”AI平台进行实时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成都市实验小学罗东来、李子夷老师联袂呈现的《从汉字出发——寻美姓氏》是一节融合语文、美术与AI技术的跨学科课程,学生首先探究姓氏汉字的文化内涵,然后运用AI绘图工具设计个性化字体,最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作品转化为实物“姓氏纽扣”,实现了从文化认知到创意表达的完整闭环。成都树德中学老师谷雨的《古韵新声:诗词音律的算法织韵》则另辟蹊径,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平仄规律,使用AI作曲工具为《静夜思》等经典作品谱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圆桌论坛
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上,来自南京邮电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教学’的困境与突围”展开深入讨论。他们提出要警惕“重器轻道”的倾向,强调AI可以成为教师的“助手伙伴”,但不能替代“人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并从技术视角,分享了企业在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与思考。讨论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要建立人机协同的新型教学关系;二是要推动AI应用从“点状突破”到“系统重构”;三是要加强技术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
据悉,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成都市于2024年启动“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建设项目,首批遴选35所中小学开展探索实践。这些学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在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作业设计、教学评价、教研活动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创新,旨在形成“可落地、真管用”的典型经验,为全市中小学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主办方供图)
-
双“铁”联动开展“乐享五一・文明出行”活动
“手持这柄漆扇,仿佛握住了整个春天的灵动。”4月28日10时,在成都东站候车室工作人员邀请过往旅客体验制作非遗漆扇的创作过程,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悠远意境与绝妙雅致。五一小长假将至,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出行风尚,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联合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公司在成都东站候车大
时间:2025-04-28 16:57:00 -
我国网络迈入千兆普及、万兆试点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昨天(2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上透露,目前,全国千兆城市已经超过200个,覆盖近三分之二地级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 赵策:目前,全国207个城市建成千兆城市,千兆用户数超2.1亿,已实现“县县通千兆”。赵策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
时间:2025-04-26 08:30:00 -
全国只有29个,辽宁这个村要火!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发布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首批试点名单,我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成功上榜,成为全国29个试点村镇之一。“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是由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实施的全球环境基金(GEF)七期项目,旨在探索农村零碳发展模式,为
时间:2025-04-25 18:02:00 -
天津:“趣航天”科普活动启幕,共筑学生航天梦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德明)“这是什么?”“它能用来做什么”“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2025年“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庆祝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暨“趣航天”科普活动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开幕。活动现场,各种航天模型与趣味科学实验引得学生们纷纷驻足,好奇发问,
时间:2025-04-24 18:30:00 -
警惕容器攻击、模型投毒!这场论坛热议AI时代新型风险挑战
4月23日,以“融合·创新·突破”为主题的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启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人工智能安全分论坛”上,政、产、学、研精英齐聚,围绕人工智能国际化合规路径、安全可信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开源创新与共治、未成年人服务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第二届武汉
时间:2025-04-24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