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材料高效质子传导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磷化集团“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谢雅典、胡海良研究团队,与郑州大学李纲教授等人合作,在晶体材料质子传导领域发表前沿性研究综述,相关成果以“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strategy to immobilize acidic units wi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or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ed proton conductivity”(晶体材料后修饰策略下质子传导研究)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20.3)上发表。贵州民族大学为第一单位,谢雅典为第一通讯作者,胡海良为第一作者。该工作为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晶体材料质子传导领域相关研究的延续与深入(Coordin. Chem. Rev., 2023, 493, 215300; J. Colloid Interf. Sci., 2024, 665, 554;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4, 16, 13745)。

晶体材料质子传导研究进展
作为新一代质子导体设计平台,高结晶性多孔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和共价有机框架,凭借精确可调的亚纳米孔道、高比表面积及可功能化拓扑结构,在质子传导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质子传导材料的理想候选。系统构建“化学修饰-孔道工程-界面优化”三位一体策略,实现晶态材料快速稳定传导,是未来电池传导材料的变革性解决方案。

晶体材料纳米通道与酸性单元负载研究
该工作聚焦合成后修饰策略下晶体材料,框架内精准构筑酸性功能位点,以显著提升质子传导性能。文章详细综述了物理封装和化学锚定策略在晶体材料中引入酸性单元的研究进展,如无机酸(磷酸网络)、有机酸、杂多酸(钨磷酸)、氨基酸等;着重讨论了酸性单元作为质子源显著提升载流子浓度和通过氢键网络构建三维质子传输通道的双重作用;系统对比了不同修饰方法对质子传导机制的影响,揭示出高质子传导率与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协同关系。该技术作为电化学能源转化技术的代表,将为研发下一代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快速启动、清洁无污染、大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等特性铺平规模化应用道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编辑 王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孙晓蓉
-
-
债市进入“交易元年”、短债基金迎历史机遇、AI或将重塑消费……三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编者按:当前资本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如何借助专业投研力量优化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者迫切关注的核心命题。与此同时,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生态变革,基金经理队伍的迭代更新与投研体系的深度重塑,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在行业变革与市场波动交织之际,券商中国推出《基金经理周
时间:2025-07-22 10:47:00 -
一组AI海报,盘点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十大热词”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制图:唐云云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时间:2025-07-06 22:36:00 -
暴雨中的贵州开路先锋:打通减灾救援“生命线”
暴雨如注、大水“围城”、交通受阻、人员被困……连日来,持续强降雨使贵州都柳江流域上的多地发生洪涝灾害,灾情、险情迭出。交通线就是抢险救援的“生命线”。全省交通系统拧成一股绳,连夜调动人员和机械设备、火速驰援道路清淤、展开施工抢修,“钉”在防汛救灾最前沿。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尤其刚过去的几天里
时间:2025-07-04 00:05:00 -
英思特6.5亿元稀土永磁材料一体化应用项目开工
6月28日,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稀土永磁材料一体化应用项目在稀土高新区开工。该项目计划投资6.5亿元,占地面积约207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4亿元,于2027年6月完工;二期计划投资2.5亿元,于2028年6月完工。将主要生产应用于高端驱动电机、微特电机和关节电机
时间:2025-06-29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