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跟跑”到“领跑”,他们为重大工程加载“神经系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4:17:00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人物小传】

姜德生,1949年3月出生,湖北武汉人,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

姜德生(左)指导学生做实验。

武汉理工大学供图

光纤传感是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与在互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光纤通信不同,一些人对光纤传感的概念比较陌生。上世纪70年代,光纤传感技术出现不久,姜德生还是一名普通老师。凭借对技术的敏感,他察觉到光纤传感的重要意义:“光纤传感可以给工程建设加载‘神经系统’,让人们提前感知风险。”

多年来,姜德生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使光纤传感技术在我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国际上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从无到有,自主研发打破垄断

1978年,一场12级台风登陆广州,很多负责高层建筑位移监测的电子设备因受到电磁干扰而瘫痪。如何实现不通电监测,成为业界的关注点。

“光纤通信能抗电磁干扰,光纤传感肯定也可以。”姜德生想。光纤具有不带电、体积小、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能好等优点,同时还对温度、湿度、位移等外界信号十分敏感。只要通过测量光参量的变化,即可掌握光纤所在区域的环境变化和潜在风险。

1979年,在一座简陋的实验室里,姜德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光纤传感器——光纤风压计。光纤风压计在强电磁干扰中仍能正常工作,它获取的测试数据,为我国高层建筑风荷载设计标准提供了依据。

一个光纤传感产品涉及光敏感材料、光纤光栅、调制解调器等多种元器件,一些关键元器件当时严重依赖进口。姜德生需要从国外某公司采购一种关键元器件:“大约2万美元一支,一个小指头大小的东西,比黄金还贵!”当他提出批量采购可否得到更低价格时,该公司高管拒绝了:“全世界都买我们的。”

姜德生下定决心自己研发!经过3年攻坚,他带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同类元器件。后来,那位高管来中国找姜德生,主动提出按照原价格的1/3销售产品,姜德生拒绝了:“这个价格比我们自己做的还要贵上10倍。”

2002年,姜德生带队研制的“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与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他创新研发的“光纤高温传感测量方法与装置”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

多年来,姜德生与团队开发了7大类30余种光纤传感器,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传感成套生产技术与装备,国内光纤传感领域开始大批量使用国产产品。

从有到优,同台竞技赢得尊重

一条双孔隧道,一孔用姜德生团队研发的光纤传感产品,另一孔用国外某知名品牌的产品,谁的火灾报警响应更灵敏?

结果出人意料:姜德生团队的产品完胜,国外品牌主动退出竞争。

在火灾报警领域,早一秒报警,就意味着救援难度和灾害损失的降低。姜德生团队提出新的技术路线,不但响应时间短,而且率先解决了20公里长距离无中继的世界难题。

2006年,陕西秦岭长达18公里的终南山隧道火灾报警工程进行招标。“当时火灾报警探测市场基本被国外产品垄断,业主不太信任国内产品。投标过程中,我们新研发的产品各种现场应用参数都优于国外产品。业主最终决定两家企业各铺设一孔隧道,同台竞技。”姜德生团队成员、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范典说。

投入使用3年后,国产光纤传感产品顺利通过验收,国外产品并不适合长距离应用,点火试验中从起火到报警的响应时间较长,无法通过验收。国外品牌主动撤出,另一孔隧道也全部改铺国产产品。

“只有产品性能更好,才能赢得同行尊重。”姜德生常对学生这么说。

多年来,光纤传感技术不断升级,姜德生的科研紧跟国际前沿和国内需求,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姜德生团队研发的“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运用在国家油库上,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春季,一座10万立方米大型油罐遭3次雷击后着火。它与十几座油库相连,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姜德生团队研发的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火花一出现便立即报警,避免了一场灾难。

2007年,凭借“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姜德生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截至目前,姜德生团队研发的光栅火灾报警系统应用在我国约两万公里隧道和90%的油库上。

搭建平台,助力培养融合人才

夜幕降临,湖北鄂州花湖国际货运机场依然热闹,每晚都有百余架飞机在这里起降。

“按照原方案,整个机场跑道计划布设约800个传感器。”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李明忠说,但在了解到姜德生团队的技术实力后,机场方面选择了新的建设方案。最终,机场以同样价格布设了5.3万个传感器,实现了机场跑道的智能引导、智慧运行。

这是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姜德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工业化生产出单纤超过10万个光栅传感器的产品,形成了大容量、高密集、高精度的光栅阵列光纤传感网络系统,并首次在机场跑道、地铁中实际运用。2019年,“大容量低损耗阵列光纤光栅制备关键技术与运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如今,年过七旬的姜德生依然往返奔波于实验室与生产一线。经过他的努力,刚成立时只有3人的研究小组和简陋的实验室,逐步扩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这是光纤传感与材料、信息、机电、土木、交通、安全应急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带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和多学科人才成长。在姜德生10多年的指导下,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联盟和傅正义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于创新、立于应用、胜在交叉、贵在坚持、不懈追求”,这是姜德生对科研生涯的总结。他一直秉持这样的思路,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4.21 第6版

人民日报记者 田豆豆

版面责编:白之羽、康岩、刘涓溪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任彤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陕西启动2025银发经济产业目录申报 重点聚焦23类适老产品

    陕西网讯(记者 南楠)近日,省工信厅、省民政厅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25年银发经济产业目录申报工作。此举旨在落实国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部署要求,通过遴选优质适老产品和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本次申报首次将智慧养老与大健康产品纳入重点范畴,涵盖老年服装服饰、适老化家

    时间:2025-08-20 10:09:00
  • 传统家具业如何突围?看这家金属家具企业的“智”变之路

    自动取料、自动裁剪、自动焊接……位于博罗县园洲镇的惠州市诚业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业家具”)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件件金属家具产品接连下线。这里每年出产1000万件以上各类金属家具产品及智能家居部件,顺着供应链发往全球市场,进入千家万户。作为一家专注于金属家具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现

    时间:2025-08-20 09:28:00
  • 首批量产交付!常熟企业为电动飞机装上“中国心”

    8月18日,“电启凌云·翼展未来”正力新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首批量产交付仪式举行,当日向合肥零重力飞机工业批量化交付。正力新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首批量产交付。通讯员 李献/摄本次交付的电动航空能源系统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通过材料、电芯与系统的协同创新,首次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倍率、快充的“三高一

    时间:2025-08-20 07:28:00
  • 精准卡位细分市场,产品创新力为汤臣倍健开新局

    市场瞬息万变,优秀企业永远渴望革新。但对行业巨头而言,转身的难点在于效率——光有破浪胆气不够,得拿出实打实的破局策略。  过去一年,膳食营养补充剂(VDS)龙头汤臣倍健被质疑陷入增长瓶颈,但近期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却透露出转机:上半年营收35.32亿元、净利润7.37亿元,二季度营收同比降幅收窄,

    时间:2025-08-15 14:39:00
  • ICU“人文处方”以温情破冰 助少年涅槃重生

    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在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中,一场关乎生命与耐心的“破冰行动”在重症医学科悄然展开。近日,26岁的乐乐(化名)因脑血管畸形出血入院,疾病带来的痛苦与身处ICU的陌生感,使乐乐陷入极度烦躁和抗拒治疗的状态,救治面临巨大挑战。“单纯靠药物和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进他的内心。”

    时间:2025-08-15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