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线故事】科技让种子长成“金豆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49:00    

【来源:青海日报】

种植户领取蚕豆种子。罗珺 摄

“省科协送来的大豆种子实话好,农科院专家在微信群里还有技术指导,连怎么追肥都讲得明明白白,对于我们农户来说很有用。我家里0.7公顷的地收获了250公斤大豆,扣除人工成本能净赚8000元。”村民杨秀才欣喜地向记者讲述他去年首次种植蚕豆种子后丰收的喜悦。

四月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阿家沟村,山间仍残留着料峭春寒,但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已挤满了攥着证件的村民。

4月1日,随着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络信息与科普服务中心联合市县两级科协在此举行小麦、蚕豆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签约仪式,这个海拔2800米的脑山村落成为了全省农业科技革新的“试验田”。

村民排着长队,依次领取印有“青蚕14号”“青麦11号”等字样的种子,这些承载着科技含量的良种,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一场改变耕作历史的尝试。

2024年以前,阿家沟村这个脑山地区世代种植土豆、油菜等作物,从未尝试过种植蚕豆。省科协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联合省农科院专家多次实地勘察,最终选定适合当地条件的蚕豆品种破冰试种。随着15户示范户的成功,今年自愿参与新品种种植的村民增加到55户,种植结构也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向多元模式转变。

科技赋能的精准性在田间地头得到直观印证。大通县发展和改革局干部张成明的工作日志已排满科技助农的工作计划:3月组织专家实地调研、4月播种观摩培训、5月种植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已渗透到每个生产种植环节。

阿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简成贵介绍:“我们使用专家研究改良的种子减少了农药支出,强化了种子抗风险能力,更好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由于去年增加了蚕豆种植,现在村里的种植结构已由三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调整成为四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生态或其他新增功能),这种科技赋能农业种植的方式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方面的一个具体实践。”

从阿家沟村开始,这场始于方寸田地的变革正在全省铺开。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络信息与科普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青介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已在省内开展多年,推广了青宏杏、山楂、苹果、小麦、蚕豆、马铃薯等十余种优良新品种,实现增产15%左右,切实做到了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今年,我们选中8个试点地区,推广7个新品种,试点耕种面积拓展到33公顷,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强化农业科学技术运用,促进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此外,今年还进一步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示范推广闭环机制:年初专家组走访调研确定需求清单和试点地区,春耕期间按作物生长周期开展专项培训并跟踪种植,年底评估增产实效。”

从脑山田间到河湟沃野,一粒粒科技加持的种子正在高原大地上书写答卷。当村民盘算着今年耕种丰收的账本时,全国各地市场的货架上,“青”字号农产品已被争相抢购。这些变化印证着农业科技的力量——既稳住了粮食安全底线,又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更让传统农耕区焕发现代化生机。

每一粒种子都在诉说科技赋能的故事,每一次丰收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西峡县桑坪镇: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章东丽4月28日,走进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一幅田园美景映入眼帘,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院内花草繁盛,蔬果飘香。村民们或是在自家庭院悠闲品茶,或是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散步聊天,处处洋溢着乡村生活的惬意与温馨。近年来,桑坪镇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将庭院建设作为乡村振

    时间:2025-04-29 17:04:00
  • 轻云送智能调度:让配送快到“离谱”的秘密武器

    你是否受够了漫长的配送等待?点个外卖,等得饥肠辘辘;买个生鲜,到手早已不新鲜。在分秒必争的生活节奏里,配送速度不仅影响体验,更关乎生活品质。轻云送正是洞察到这一痛点,以领先行业的智能调度系统,掀起同城配送的效率革命,重新定义“即时达”的标准。刚下单就开送!这速度太懂打工人的胃打工人的理想生活,大概是

    时间:2025-04-25 16:01:00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融资问题 更好为民企“输血补气”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破解融资问题 更好为民企“输血补气”新华社记者李晓婷、魏一骏、余春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正推动各项金融政策落地见效,融资渠道不断畅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融资模式更加丰

    时间:2025-04-24 21:29:00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辽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辽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全文如下: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石磊还有个身份——企业科技特派员,“我们为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研发的离子液体螯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转化碳酸乙烯酯装置,每年

    时间:2025-04-24 11:25:00
  • 武乡农商银行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连日来,武乡农商银行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搭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县域科创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12笔,金额达2.96亿元。畅通渠道,加强信贷投放作为山西省首家环保新材料及固废综合利用

    时间:2025-04-23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