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加力!我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张辛欣、吴雨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方案出台意义何在?新举措将为企业投资与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利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外界关切。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在当前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是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实际行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说。
凌激介绍,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三批先后批准了北京等11个省市开展试点,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10年来,试点经历一次升级、两次扩围,先后推出7轮15份试点方案。目前形成“1+4+6”的格局——“1”是北京,即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4”是天津、上海、海南、重庆。“6”是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此次工作方案除增加试点任务以外,还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9个试点城市,和前11个试点省市一起,覆盖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形成我国当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区域代表性格局。
“提速加力”是此次工作方案的关键词。凌激说,为加快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试点的工作效率,此次试点任务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全面铺开,不再区分地区和任务批次,而是一次性向所有试点的11个省市全面铺开。
具体来看,工作方案聚焦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制度建设、风险防控等,提出155项试点任务。
其中,“支持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开放发展”置于首位。
试点任务包括: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等试点内容;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健全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发展“来数加工”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2024年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通告,明确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4地取消多项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不久前,工信部已向13家全球知名企业发放试点批复。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更多外资企业参与试点,探索更多新业态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
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目的是要引进优质的医疗资源,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医疗领域新的试点任务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和港澳台医生在当地开设诊所,支持境外医师、护士、药剂师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在当地短期执业,并简化和优化审批的流程;在确保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健康医疗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并加强临床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和院际间的共享等任务。
焦雅辉说,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自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在发展外资医疗机构、引进境外医务人员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据统计,目前这些合资、独资医疗机构有150多家;在国内短期执业的境外医务人员有1500多人。
我国金融业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工作方案对金融领域进行了专项部署。
金融领域的试点任务包括:支持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支持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境外保险公司、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和ESG基金、认证鉴证机构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等。
谈及这些举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总结说,一是不断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程度;二是推动科技金融举措先行先试;三是支持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高质量发展;四是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力度。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认真做好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相关工作,促进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说,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前三批试点示范推出了科技、金融、文化、电信、教育等12个行业领域开放举措,培育了大型设备和运输工具融资租赁、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等多类新业态新模式。2024年,11个省市的服务业吸收外资2932亿元,约占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一半。截至目前,试点示范已形成了9批190多项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

-
一季度全国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2%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29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2%。具体来看,据对全国8.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一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2
时间:2025-04-29 10:19:00 -
搭建“长钱长投”生态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怎么做?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今年以来,监管层推出多项措施引导“长钱长投”,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各类养老金等在内的增量资金入市进程加快。《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推动“长钱长投”,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创新相关产品,同时也离不开投资者教育的持续深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指
时间:2025-04-28 18:41:00 -
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特色产业链,为区域协同贡献“天津经验”
津云新闻讯:4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新闻发布会,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单泽峰表示,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创新“基因”融入高质量发展“血脉”,坚持以首创性、
时间:2025-04-28 08:51:00 -
文旅部:推动形成入境旅游与离境退税购物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4月27日,国新办就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配合商务部及相关部门,立足工作职责,会同各地政府部门,推动《通知》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一是扩大离境退税商店的覆盖面。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等境外游客集聚区域的特
时间:2025-04-27 15:51:00 -
新版国家卫生监督抽查计划发布,首次明确打击网络“医托”等
国家疾控局等3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医疗卫生领域《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相较于2024年计划,2025年计划在监管范围等方面作出调整,新增互联网诊疗、精神卫生等监管领域,并首次明确打击网络“医托”等新型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秩序治理。与2024年计划相比,医药费用、高值耗材使用、医
时间:2025-04-27 0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