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师2025年新能源汽车Q1季报:全新驾舱流畅榜单上线,极氪车机强势翻身

2025年刚开年,新能源车圈就开启了“新一轮内卷”。但这一次,卷的不只是价格,而是智能、技术、品质全面开打。
智能化功能加速下沉,10万元级别的车型也逐步配上了高速领航、城市记忆领航等辅助驾驶配置。文心一言、豆包、DeepSeek等大模型陆续“上车”,AI与汽车的融合正在加速。同一时间,豪华新能源车迎来爆发,蔚来ET9、尊界S800、仰望U7用全新的国产叙事,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豪华”。
在这场智能竞赛中,鲁大师当然也没闲着。作为一直关注车机体验的“老朋友”,我们不仅见证变化,更决定把“评测”这件事做得更细、更实。
今年,我们将原本只聚焦车机流畅度的测试体系,全面升级为“驾舱系统流畅性测试”,覆盖九大维度,从应用启动、语音唤醒、手势识别,到空调调节、车窗控制、辅助影像响应……能测的都安排上了。
语音AI方面,我们也做了重大升级:测试用例从70项扩展至142项,覆盖六大高频使用场景,尽可能还原“动口不动手”的真实用车体验。
现在,2025年Q1季度报告正式上线,我们带来了两大权威榜单:
新能源汽车驾舱系统流畅榜
新能源汽车车机语音AI识别率榜
榜单全部基于实测数据,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晰的选车参考,也帮助车企直观看到自身与竞品之间的真实差距。
本期测试共涵盖七款热门新能源车型,分别是:极氪007、小鹏G6(2025款)、小鹏G6(2024款)、小米SU7、奇瑞iCAR V23、领克09 EM-P和特斯拉Model Y。
谁能在这轮比拼中脱颖而出?别急,鲁Sir这就带你逐项拆解。
01 新能源汽车驾舱系统流畅榜
在正式解析榜单之前,鲁Sir先交代一下它是怎么测出来的。
我们采用的是全新升级的《驾舱系统流畅性测评1.0》方案,核心参考指标是「驾舱系统流畅指数」——简单说,就是在驾舱内每完成一次触控或交互并收到反馈的加权平均时间,这个数值越低,代表体验越丝滑、越跟手。
为了覆盖驾舱内的主流交互场景,我们的测试工程师在产品开发阶段设置了超过80项测试单元、120多个测试用例,最终筛选出34项测试单元、43个代表性用例,确保大多数车型都能“有得测”,同时也覆盖了用户最常用的操作。
说到这,鲁Sir想特别补充一句:相比过去只测个“车机反应快不快”,这次的测试维度升级之后,咱们终于可以用数据说清楚——那些你真的在用的功能,哪个快、哪个顺、哪个还差点火候。从“点一点开App”到“动动手调空调、开车窗、调座椅”,我们真的把座舱体验这回事,测扎实了。
当然,影响驾舱体验的另一大关键,还有硬件本身。来看下本次参测的七款车型都用了哪些芯片配置:

芯片性能虽然不是全部,但决定了上限。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它们的“实战表现”如何。

根据测试结果,本季度的“流畅之王”是极氪007,凭借1512.2ms的驾舱流畅指数成功登顶。整体来看,极氪的流畅性没有明显短板,是一台非常均衡的“智能座驾”。
它的优势非常明确——在导航规划、辅助影像打开和切换这些高频场景中,反应速度是七款车型中最快的。特别是在导航指令下达到路线生成的环节,极氪007做到了1435.83ms,是这次测试里表现最亮眼的单项。

当然,小问题也不是没有。测试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个别触控未识别的情况,比如第一次滑动没有反应,需要重复操作才能触发反馈。还有打开收音机、音频界面这类场景,响应时间偏长,稍微拉了点后腿。

这些问题虽然不严重,但确实会影响用户的整体体验。希望未来能通过OTA升级进一步优化,把这个“第一名”坐得更稳。
拿下第二的,是搭载高通骁龙8295P的新款小鹏G6,纸面配置拉满,实战表现也可圈可点。

在43项测试中,它几乎没有出现明显拖后腿的项目,整体表现相当稳健,尤其在基础语音唤醒、座椅后视镜调节、Wi-Fi连接等功能上,反应迅速、交互流畅。其中,Wi-Fi连接用时比最慢的特斯拉新款Model Y快了整整14.3s,差距非常直观。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24年的老款,新款在多个维度都有实打实的提升:
语音唤醒响应提速250~770ms
车窗控制加快了770ms空调控温效率提升500ms
在动画过渡、页面加载、任务切换等细节表现上,新款G6也显得更为利落,整体交互体验非常接近旗舰水准。
不过嘛,虽然有性能更强的8295P芯片加持,但新款G6最终还是以4.5ms的微弱差距惜败给极氪007。这也说明,小鹏的系统还有进一步挖潜的空间,如果能把硬件性能再压榨得更充分,下季度翻盘不是梦。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排名靠后的几位选手。
首先是榜单垫底的特斯拉Model Y,流畅指数高达2548.0ms,几乎是极氪007的1.7倍。
但别急着“踩一脚”,Model Y的表现并非一无是处。在音视频播放、导航窗口弹出、交互界面滑动、多指多屏响应、空调控温这些高频场景中,它的体验其实相当在线:不卡顿、不掉帧,手势识别灵敏,页面加载也挺利索。

咱得说句公道话,虽然网上吐槽特斯拉车机“拉垮”的声音不少,但真测下来,它在不少小项上是“榜一”,也算是给AMD Ryzen 芯片和自研系统正了个名,不至于一棍子打死。
不过话说回来,特斯拉强的地方很强,弱的地方也是真拖后腿:语音唤醒响应迟钝,按键触发的操作太不友好了;打开车机软件、实现车身功能控制、执行多功能响应指令时全线延迟;设备连接这块儿更离谱,蓝牙和Wi-Fi的连接时间在所有车型中垫底。

这些“掉链子”的地方,直接拖崩了整体体验。希望马斯克别光惦记着上火星,地球这边也得卷起来了。
最后再来看看奇瑞iCAR V23和领克09 EM-P这对搭载8155芯片的兄弟。一个流畅指数1759.1ms,一个1880.6ms,整体差距不是很大,但领克的车机问题更明显。
最严重的是导航规划,用时高达3440.84ms,直接创下本轮测试最慢记录,对比榜首极氪007慢了一倍有余。再加上辅助影像打开/切换,座椅调节响应偏慢,多项拉胯导致体验狠狠打折。
这波,领克真得赶紧OTA抢救下流畅度了。

综合来看,硬件是一块敲门砖,但系统调教才是决定体验高低的分水岭。哪怕芯片一样,不同车企的系统成熟度与优化能力,最终拉开了差距。期待下季度,能看到更多“真丝滑”的智能座驾脱颖而出。
02 新能源汽车车机语音AI识别率榜
说完了流畅榜,咱们继续看第二份榜单——车机语音AI识别率榜。
这份榜单是基于我们全新升级的142项语音测试用例评选得出的,测试范围更广、场景更真实,力求还原用户在实际用车中“动口不动手”的体验。
考虑到不同品牌语音助手的触发词五花八门(比如有的说“打开空调”,有的得说“启动空调”),我们采用了多轮问询测试法:通过多种不同说法验证每项功能是否真的能被“听懂”,确保测试结果公平、客观。

根据测试结果,小鹏小米极氪属于第一梯队,这里来重点聊聊小鹏。

在语音操控音乐类、视频类App的播放、返回、切换、倍速控制等方面,新款小鹏G6几乎全项通关。无论是“返回播放列表”还是“切换到下一集”,都能精准识别并响应。

这已经不仅仅是“能听懂”的级别了,而是真正做到了“可控”、“可交互”。这类对语义理解与系统联动要求都很高的功能,小鹏能实现,说明底层语音中控系统相当成熟。
除了车机内容控制,小鹏G6也支持门把手解锁/闭锁这类“车外指令”的语音交互,还能实现辅助驾驶语音变道指令,体现了“动口不动手”的理念已经深入车控层面。
如果你是一个对语音交互有高频使用需求的用户,鲁Sir真心觉得小鹏值得考虑。
接着,咱们也来说说反面案例——新款特斯拉Model Y。它不仅基础控制功能缺失严重,在智能语义理解、内容交互甚至创作类能力上几乎“交白卷”,智能语音有点停留在“聊胜于无”的水平。
嗯……希望特斯拉能早日把这部分卷起来,语音体验做差了还是很拖后腿的。

-
马斯克想从“泥沼”脱身
文 | 最话FunTalk,作者 | 何伊然,编辑 | 刘宇翔对于马斯克来说,最近有一个好消息,以及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Grok 3.5早期测试版下周将向SuperGrok订阅者发布,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它是第一个能够准确回答有关火箭发动机或电化学技术问题的AI,“能从第一原理推理并得出互联网
时间:2025-04-29 19:16:00 -
特斯拉公布Semi工厂建设进展及全新标识,预计首批量产车年底下线
IT之家 4 月 29 日消息,特斯拉今日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其位于内华达超级工厂附近的 Semi 电动卡车专属生产基地建设情况,并首次公开该车型专属标识设计方案。 特斯拉 Semi 项目负责人 Dan Priestley 表示:“我们在过去数月中已经完成了厂房主体结构建设,包括墙体、立柱与混凝土
时间:2025-04-29 10:09:00 -
我国网络迈入千兆普及、万兆试点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昨天(2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上透露,目前,全国千兆城市已经超过200个,覆盖近三分之二地级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 赵策:目前,全国207个城市建成千兆城市,千兆用户数超2.1亿,已实现“县县通千兆”。赵策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
时间:2025-04-26 08:30:00 -
轻云送智能调度:让配送快到“离谱”的秘密武器
你是否受够了漫长的配送等待?点个外卖,等得饥肠辘辘;买个生鲜,到手早已不新鲜。在分秒必争的生活节奏里,配送速度不仅影响体验,更关乎生活品质。轻云送正是洞察到这一痛点,以领先行业的智能调度系统,掀起同城配送的效率革命,重新定义“即时达”的标准。刚下单就开送!这速度太懂打工人的胃打工人的理想生活,大概是
时间:2025-04-25 16:01:00 -
网警提醒:抢票软件暗藏违法风险,假期出行购票请走正规渠道
五一假期临近抢购车票、预定门票成为大家出行攻略的第一步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这个时机利用抢票软件伺机行动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典型案例防范于未然案例一2025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及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涉及“抢
时间:2025-04-25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