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长错地方可能危及生命,尤其要注意身体这些部位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但大部分时间它都不痛、不痒,所以一般人并不当回事。然而有些痣长错了地方或被错误处理,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什么是痣?
大家常说的黑痣、痦子,一般指的是最常见的色素痣。黑色素痣是由一群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皮肤良性肿瘤。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围绕皮肤的其他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血管、神经等,偶尔还会延伸到皮下脂肪。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中的色素细胞会逐渐积累,所以身体上的痣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临床上通常将色素痣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等。
- 皮内痣:痣细胞位于表皮下,在真皮层,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称毛痣),少见恶变;
- 交界痣: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扁平,色素较深。该痣细胞局部受外伤或感染后易恶变,多位于手和足等易受外伤处;
- 混合痣: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
“危险”的痣长啥样?记住“ABCDE法则”
A(Asymmetry:不对称)
正常的痣一般上下左右是对称的,而“危险”的痣则形状不规则,两边看上去会有明显区别。如一侧是圆形,另一侧是椭圆形,或者一侧颜色深,另一侧颜色浅,都属于不对称的表现。
B(Border:边界模糊)
正常的痣边界清晰、整齐,而“危险”的痣的边界则模糊不清,呈锯齿状或地图状,呈现出明显的不规则。锯齿状边界可能是痣细胞在皮肤内异常增生导致的,这种形态的痣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检查。
C(Color:颜色不均)
正常的痣颜色均匀一致,多为单一的黑色或棕色。而“危险”的痣颜色则混杂不一,可能同时出现黑色、棕色、红色等多种颜色。颜色的不均匀可能是由于痣细胞内黑色素含量不均或痣细胞发生变性所致,这种变化提示痣可能出现了异常。
D(Diameter:直径过大)
直径大于6mm的痣需警惕,因为较大的痣发生恶变的概率相对较高。当然并非所有大于6mm的痣都是恶性的,应定期观察其变化。
E(Evolution:变化)
痣的大小、颜色、形态等突然发生变化,如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加深或变浅、表面出现溃疡等,都可能是恶变的迹象。痣的演变提示其内部细胞可能发生了异常增生或变性,这种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是关键。
这几个部位长痣要留意观察
- 长在易摩擦部位的痣。在易摩擦部位的痣有更高概率转化为恶性痣,如长在手掌、足部、背部等易受磨损部位的痣大多为交界痣,痣细胞相对活跃,因为常常受到摩擦,恶变概率高,必须定期观察或直接切除,以防恶变。
- 暴露在外的痣。这些位置的痣会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过度暴露及过度日晒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概率。
- 长在手指端、脚趾端的痣。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手指端、脚趾端以及指甲下,要特别注意。
- 长在黏膜处的痣。口腔黏膜、结膜等部位的黑痣,一般属于交界痣,痣细胞比较活跃,容易发生恶变。
来源:央视财经
-
医生研究发现:老人开始补充辅酶Q10,用不了多久,或能有4大好处
上周四傍晚在小区遛弯,我撞见了让我惊掉下巴的一幕——平时连爬二楼都要扶着栏杆的老张头,正哼着小曲儿从三楼下来,手里还提着两袋沉甸甸的菜。他见了我眼睛一亮:"丫头,今儿可得好好唠唠!我这把老骨头,最近咋跟换了个人似的?"我盯着他泛红的脸庞,想起三个月前他蹲在凉亭里揉肩膀的模样:"现在走两步就喘,晚上躺
时间:2025-06-07 08:49:00 -
“痣”长错地方可能危及生命,尤其要注意身体这些部位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但大部分时间它都不痛、不痒,所以一般人并不当回事。然而有些痣长错了地方或被错误处理,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什么是痣?大家常说的黑痣、痦子,一般指的是最常见的色素痣。黑色素痣是由一群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皮肤良性肿瘤。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
时间:2025-05-31 09:55:00 -
今日科普|吃黑芝麻真能拯救白发?
在养生之风盛行的当下,黑芝麻类食品凭借 “养生神器” 的名号备受追捧,“吃黑芝麻养发” 的说法更是让不少人为之倾心。吃黑芝麻真能拯救白发吗?今日科普,为你解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知识多一点】毛发的颜色,完全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掌控。正常情况下,毛囊里的黑素细胞会分泌真黑色素、褐黑色素,让头
时间:2025-05-21 17:32:00 -
北京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模式升级!“分色入场”将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本市已举办大型活动142项722场次,累计接待观众835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的121项、600场次、706万人次,在活动项数、场次数以及接待观众数量上分别上涨17.4%、20.3%和18.3%。演出市场欣欣向荣的同时,北京大型活动“一馆一策”安全管理模式也升级到了2.0版本。今年,北京警方
时间:2025-05-11 21:40:00 -
不会“玩梗”就落伍了?青少年“玩梗”的边界在哪儿
编者按作为公众熟悉的网络流行文化,“玩梗”不仅丰富了网络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社交“润滑剂”的作用。然而,一些把低俗当幽默、把无礼当个性的网络“烂梗”,成为网络生态的“毒瘤”。为此,有关部门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整治歪曲音、形、义,编
时间:2025-05-09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