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俄罗斯青年在宁波求学,“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4:16:00    

高鼻梁、白皮肤,是俄罗斯小伙KOZINETS IVAN(伊万·科兹麦斯)给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法学专业研究生,今年是他在宁波大学学习的第六个年头。

目前,他已申请宁波大学博士项目,计划继续在华深造。

对伊万而言,中国不仅是他读书的地方,还是他的第二故乡。

“我初中的时候就来中国读书了,在中国已经待了十几年。”伊万说,自己很喜欢中国,喜欢中国菜,喜欢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

伊万在校园里阅读。通讯员供图

伊万很喜欢踩着滑板去上课,微风拂过耳旁,校园处处是美景。因为滑板,他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很多同学都对滑板感兴趣,于是我教他们玩滑板,他们主动教我中文。一来二去,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伊万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记录友谊。

去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主办的“镜头中的友谊”中俄青年友好(微视频)创意大赛并成功入围。

在宁波大学,像伊万这样的俄罗斯留学生共有62名。他们有的学习中文,有的攻读工商管理,还有的致力于历史学研究。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深刻体验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我刚回到俄罗斯,很怀念在宁波上学的日子。”记者联系上俄罗斯姑娘GOLOVACHEVA ANIA(阿妮娅),她直言自己在宁波大学学习期间,她抽空走了中国的十余座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中国的风景、美食和热情的朋友们,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阿妮娅说。

阿妮娅(左)与老师合影。通讯员供图

阿妮娅在离开前发布朋友圈表达不舍。通讯员供图

哪怕已经离开宁波大学,留学生们都甚是怀念在这里读书的时光。

“在全校国际学生中,俄罗斯国际学生数一直以来占比都很高。近年来,数量也是稳定增长中。”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周洵瑛透露,这主要得益于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以及宁大为学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校园里的中俄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

#宁波身边事##宁波头条##宁波#

记者 林桦

编辑 傅婷婷

相关文章
  •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报名开启

    央广网长春8月21日消息(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以千年文脉铸就时代风骨,用中华经典激荡盛世回响!日前,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活动报名通道正式开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独家策划的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具有社会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专业权威性。活动旨在引导、鼓励全社会共同诵

    时间:2025-08-21 17:06:00
  • 45个国家和地区1029户企业参展 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四大主题展馆亮点多

    来源:【中国吉林网】8月27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在长春盛大开幕。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键纽带,本届博览会恰逢创办20周年,以“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为目标,通过创新设计与精准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和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亮点特色纷呈。省贸促会副会长宣兆海在接受中国吉

    时间:2025-08-21 09:20:00
  • 首批量产交付!常熟企业为电动飞机装上“中国心”

    8月18日,“电启凌云·翼展未来”正力新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首批量产交付仪式举行,当日向合肥零重力飞机工业批量化交付。正力新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首批量产交付。通讯员 李献/摄本次交付的电动航空能源系统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通过材料、电芯与系统的协同创新,首次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倍率、快充的“三高一

    时间:2025-08-20 07:28:00
  • 发展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中非合作筑牢人权根基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此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此为起点,中国与非洲国家近80年来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真诚相待的精神,以相互理解为基础,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减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树立了南南合作典范,为保障和实现人人享有的人权贡献了中国智慧与非洲实践

    时间:2025-08-20 06:07:00
  • 军山街小军山社区创新打造“安全市集” 将防溺水知识“玩”进孩子心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肖紫依)8月15日,武汉经开区军山街小军山社区“防溺水安全伴我行,夏日集市乐翻天”主题活动在社区中心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社区将严肃的生命安全教育与轻松有趣的夏日市集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防溺水知识,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夏日温情。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活动聚焦

    时间:2025-08-18 2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