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粮食增产的“不确定性”,他们给出了答案
“1.4万亿斤左右”,这是今年我国定下的粮食生产预期目标。虽然去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了1.4万亿斤,但更多人担心,如果出现了像极端天气这样的不确定性,这个目标还能实现吗?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的现场——江苏宿迁。在这里,来自31个省区市的近100位厅局长调研、交流经验。他们眼中,更多的不确定性还是来自善变的天气。

辽宁水利厅厅长 冯东昕:极端天气非常多,去年我们全省14个市全部(遭受)一遍。

湖南水利厅副厅长 尹黎明:恶劣的天气或者是极端的天气,往往造成了降雨在短时间内的集中。

山东水利厅厅长 黄红光:旱涝急转,旱涝并存,压力是非常之大的。
近十年来,我国雨带逐渐向北移动,单日最大降雨量向来是南方专属,如今却悄无声息过渡到北方。如何从容应对,厅局长们的回答给了记者很大启发。

湖南水利厅副厅长 尹黎明:主要还是加快灌区的联网、补网、强链。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谢长伟:制定了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截止到目前,最初步的连通已经达到了10.35万公里。

让水联网、让水流动,这样的方案让应对多变天气有了底气,但还不够。在今年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的名单上,记者发现了一个细节,除了农业农村厅和水利厅之外,气象局局长们也都到了。他们告诉我,这些年“气象”不仅深度参与粮食生产,还尝试用更多的科技产品让“预测”跑在“变化”之前。

安徽省气象局局长 胡雯:我们配合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专门在一些重要的农田的地段,布设一些气象自动站,能够精准地监测到田间地头的气象信息。

辽宁水利厅厅长 冯东昕:我们这几年跟气象的合作是比较深的,它这个产品就是数值预报,按照每平方公里的网格,每个点位逐小时来提供数值预报,这样每场次降雨都有我们滚动的预报。

在应对资源分布的不均上,每个产粮地区都开启了自己的奔跑。记者把2023年和2024年两年的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发给了DeepSeek,出乎意料的是,2024年粮食单产第一并不是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而是新疆。这背后的原因恰恰和“水”有关。

新疆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 谢映周:我们的高标准农田100%都是高效节水,其中50%都实现了自动化灌溉,它是根据作物需水的规律或土壤的墒情自动开启,这种灌溉方式就可以构建合理的增产群体。

除此之外,种子、农机、农技,这些核心环节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靠着这些握在手里的“确定性”,也许今后的大丰收里,不光有天帮忙、人努力的正解,更有天不帮忙,人能从容应对的底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梁丽娟 陈博 景明 黄成 张仲豪
-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生成
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局了解到,南海热带低压已于今天(23日)上午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Kajiki;名字来源:日本;名称意义:剑鱼星座),上午08时其中心位于海南三亚市偏东约770公里的海面上(北纬17.3度、东经116.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
时间:2025-08-23 11:18:00 -
长春市气象局发布暴雨、雷电黄色预警,城市内涝风险蓝色预警
天气预报2025年08月22日03时15分长春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公主岭、长春市区农安南部、德惠大部、九台双阳、榆树东南部自西向东有短时强降雨将出现大到暴雨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做好防范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处于危险地带
时间:2025-08-22 06:44:00 -
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我省同比增长超30%
全社会用电量7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在全球也属首次。国家能源局今天对外发布了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多轮高温天气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带动用电量较快增长。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下,7月份全国多地负荷创新高,城乡
时间:2025-08-21 22:35:00 -
-
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我市发布三道预警
【来源:介休融媒】地质灾害来袭介休市自然资源局与介休市气象局2025年8月15日19时43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具体预报如下预计2025年8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介休市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黄色)有较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防御指南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确保
时间:2025-08-16 04: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