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粮库”,广昌解锁“隐藏款”致富秘籍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铮)清明前后,正值春季黑木耳的成熟期,在广昌县旴江生态公益林场老虎塅,杉木林下种植的黑木耳“野蛮”生长,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收。密密麻麻的黑木耳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当地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写照。
旴江生态公益林场森林覆盖率高,林下空间广阔,为菌菇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茂密的树林还营造出相对湿润、阴凉的环境,与多种菌菇的生长习性相契合。同时,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高品质菌菇的产出提供了保障。谢远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里的发展潜力,在此扎根发展食用菌产业。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谢远财成立了抚州市利财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广昌作为莲乡,莲产业发达,我们就思考如何将这一本地特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于是尝试用莲蓬、莲子壳、茶籽壳制作菌棒。事实证明,这一举措不仅让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培养出了品质优良的菌菇。”谢远财说。他们还运用先进技术培养菌种,种植了樟芝、桑黄、茶树菇等十多种菌菇。
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从最初的菌棒制作,到后续的悉心养护,再到最后的采收环节,给周边2000余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户均增收超6000元。谢远财表示,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持续加大菌棒培养技术研发投入,探索创新模式,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广昌县根据不同乡镇的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和产业基础差异,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林下经济。杨溪乡依托抚河源漂流景区,打造“林+药+菌+旅”综合示范基地,林下种植中药材、菌菇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还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等产业的发展;塘坊镇大株村流转林地300余亩,发展“三叶木通+食用菌”林下经济模式,先种植生态茶树菇,后在林下中层空间种植兼具观赏、食用、药用价值的三叶木通,再套种椴木香菇和木耳,实现立体种植,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广昌不断释放绿色产业潜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旴江生态公益林场森林覆盖率高,林下空间广阔,为菌菇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铮

工人在林下摆放茶树菇菌棒。

黑木耳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忙着采摘黑木耳。

调试喷灌设备。

在工厂培育的菌棒直达林下。

采摘赤松茸。

丰收。

工作人员在无菌室查看菌种培养情况。

仔细观察。

菌棒培养室。

工作人员在无菌接种操作台查看接种的鹿茸菇情况。
编辑:胡嘉慧
复审:吴剑锋
审签:杨林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最年轻城市”正在建设“最宜老城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 每日午间,75岁的陈凤基会走进深圳福田区益田社区数字食堂自助用餐,通过小程序完成用户注册后,AI人脸识别功能会自动为她登录账户,取餐自助称重计价,即时无感支付。在这里,智能餐盘还能为糖尿病患者自动计算碳水含量,大数据可以让高血压老人的汤品悄然减少盐分……开业一年多来,一系列“黑科技
时间:2025-04-29 08:34:00 -
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要聚焦创作电影精品 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兴盛
观点网讯:4月27日至28日,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据了解,会议要求,要聚焦创作电影精品,提高优秀作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兴盛。要聚焦深化电影领域改革,完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要聚焦推动电影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赋能产业迭代
时间:2025-04-28 14:54:00 -
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特色产业链,为区域协同贡献“天津经验”
津云新闻讯:4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新闻发布会,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单泽峰表示,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创新“基因”融入高质量发展“血脉”,坚持以首创性、
时间:2025-04-28 08:51:00 -
如视的专利密码:如何构建数字空间“护城河”
专利:数字时代的创新刻度尺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恰逢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不仅是技术保护屏障,更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量化标尺。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与如视的技术路径深度契合:当空间数字化技术通过AI实现从“空间重建”到“空间智能”的跨越,专利正是这一进化历程的权威注脚。
时间:2025-04-28 00:03:00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重庆累计培育74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中坚力量。4月24日,市经济信息委称,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市累计培育74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它们活跃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24 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