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最后一条客运航线
提起桂林的山水,人们总会想到久负盛名的漓江。实际上,桂林河网十分发达,流经这座城市的众多河流中,还有一条同样也是十分耀眼的存在,那就是桂江。

每天,当漓江迎接着川流不息的游船和五湖四海的游客时,桂江上同样也有载着乘客的小船缓缓驶过。多数时候,这些客船都是作为沿岸居民的交通工具而存在。这种出行方式曾盛极一时,即使是水路客运已经非常罕见的今天,对沿江村民来说,桂江上开行的客船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在平乐,如今还有两艘行驶在桂江上的客船,一艘跑县内航线,一艘连接着贺州昭平。在桂江千万次的潮起潮落中,它们见证着这条航线的兴起、繁盛,也看着它渐渐回归平静。
历史悠久的老航线
清晨6点多,天光微亮,平乐县大发瑶族乡广运村村民陀维南和卓勇早早走出家门,登上了停靠在广运码头边的“平乐平安018”号客船。作为这艘船的所有人和驾驶员,他们每天都会驾着这艘船前往平乐县城。
早上7点整,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达声,船舶缓缓驶出码头,载着十几位乘客迎江而上。上午10点20分左右,客船到达平乐县城新安街桂乐巷附近的码头。
卓勇是这艘客船的驾驶员,他告诉记者,客船每天上午7点从广运开至平乐,中午再从平乐返回广运。不同于常见的旅游客船,平时乘坐这艘船的大多都是桂江沿岸的村民。

如今,水路出行的方式已不太常见,不过,水路运输在桂林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出了船上人家。
据《桂林市交通志》记载,桂林水运资源丰富,全市大小河流总长度10390公里,是全国河流密度较高的地区。在古代,桂林就已经拥有一个比较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桂林市志》中也提到,自秦代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到民国时期,水运皆为桂林交通的主要方式。
桂江处于漓江下游,属珠江流域西江支流。漓江从平乐县境内的福兴乡浦口村入境,流经平乐镇糖榨自然村西与荔江汇合称桂江,再经城西与茶江汇流。桂江旧时称府江,亦称抚河,全长387公里,在平乐境内长74.47公里。
桂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美誉,航线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岭南运输主要通道之一。平乐水上客运可追溯到建县(公元265年)之始。《广西航运史》记载,桂江的北面是古灵渠,可接湘水转洞庭湖注入长江,沟通京杭大运河即可抵达南京、北京。在明清时,桂江就担负着湘、桂、黔、粤等省的粮食、食盐和其它商货的繁忙运输任务。
1897年,随着梧州被辟为对外开放口岸后,航商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桂梧(桂林至梧州)船运航线。
平乐县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管理股工作人员黄坤标介绍,民国时期,平乐开始有了机动客运船舶。民国26年(1937年),梧州航商选派“利行”、“大联盛”两艘浅水客货轮入桂江直抵平乐,首开梧州至平乐机动船客运航线。之后每年都有2-4艘客货轮来平乐,运出大量土特产,输入洋纱、洋油、洋火、洋灰、洋面等洋货,并转销运往邻县。
彼时,常年经营客运的只有平乐至沙子、福利、普益、长滩等地的8艘短途客船,俗称“闹子船”。这些船都属私人所有,一般可载30至40人,为自划木帆船,船上设备也较差。新中国成立后,水上客运事业迎来了较快发展,1951年,平乐有了专业的水运组织,开辟了平乐至昭平航线客运业务,并组织了7艘4吨位以下的小船担负客运任务。
水路客运的黄金岁月
上午11点多,停靠在码头的“平乐平安018”号客船渐渐热闹了起来,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开始登船。中午12点半,客船准时出发,当天乘坐这艘客船从平乐前往大发瑶族乡、广运村等地的十来位乘客都是住在航线沿岸的村民。
尽管目前的乘客都以村民为主,乘船的人也不多,但如果将目光投向五六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桂江的水路客运还极为繁盛,客船曾是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
黄东满是平乐县航运公司的老职工,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事水上运输工作。他告诉记者,当时的客船没有动力,需要用拖轮(俗称“拖头”)拉着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平乐就能看到用拖轮拖带着木质客船运送旅客的场景。 “当时平乐航运公司主要有3艘客船,分别是‘桂江一号’、‘桂江二号’、‘桂江三号’,这些船开行平乐到梧州航线,每10天一个来回。”黄东满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桂林至梧州客运航线的长线、短线客运都有,其中短线较多,“那时的乘客有做生意的商人,也有赶圩的村民,当时陆上交通还不是太方便,有些地方没通车,或者是路不好走,很多人都更喜欢坐船,每艘船能坐七八十个人,经常满座。”

1971年,平乐出现了高舱双层横排硬卧客货驳船,这种货船设有铺位硬卧82个,内设售票处和小卖部。每逢周二、周四、周六,都有一艘客船由平乐至梧州,7天往返一航次。
在黄东满的印象里,上世纪70年代乘坐客船的人逐渐增多,到了1975年、1976年时,客船的乘客量迎来了高峰。《平乐县交通志》中记载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说法——1975年,平乐至梧州客运量达到33500人次,比1965年增长了269.5%。1981年,平乐至梧州客运量65735人次,比1975年增长了96.3%。
记者了解到,1963年,平乐至梧州全票价格为3.6元,1964年为4.8元,1985年为6元,1986年为7元。20多年间,尽管客船票价一次次上调,但乘船仍是最受喜爱的出行方式之一。
逐渐归于平静的江面
1980年,在平乐县航运公司工作的黄祥金考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成为了一名船舶驾驶员。他回忆,当时考驾驶证并不容易,而能够驾驶船舶在那时也十分吃香。
黄祥金表示,那时候船舶驾驶员不多,一些私人老板有船但不会开,便会请持证人员开船,“正好当时桂林也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旅游业蓬勃发展,后来我也在漓江上帮人开旅游客船。”
在漓江旅游客运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桂江上的客运却渐渐沉寂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陆路运输发展加快,乘客车由平乐至梧州只需7小时、至阳朔1小时、至桂林3小时,绝大部分商旅纷纷弃水路择陆路,水上运输客源骤减。至80年代末,平乐至梧州往返对开航班只1艘,平乐至阳朔航班已停开。尽管公司的客船逐步停开,但桂江沿线的大发、广运、大田、黄龙等地的居民仍有乘船的需求,沿河个体水上客运相继出现。
今年73岁的黄定胜是大发瑶族乡居民,1986年,他用6000多块钱请人打造了一艘木船,用来搭乘平乐至大发以及大发至昭平的乘客。他也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平乐到昭平航线最早的一批私人船长。
“我开的是平乐到大发、大发到昭平这两段。”黄定胜告诉记者,在他登记之后,这条航线上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其他的私人客船。“那时候乘客大多是‘赶闹子’的,我的船有30个客位,经常坐满。”黄定胜回忆,当时从大发去平乐的票价是7角,开一天船能挣到不少钱,除了乘客之外,有人也会用船运些水泥、石灰、钢材等,每天的收入有70多元。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客船乘客也还有一定数量。陀维南在90年代中期加入了跑船的队伍,他的航行线路是平乐至黄龙段。
“以前坐船的人多,船也多,有5艘船上、5艘船下,开了四五年之后,公路客运越来越发达,坐船的人少了蛮多,后来我也不再去黄龙了,就只开到广运。”陀维南说。
随着时间推移,这条航线上的客船也越来越少。2015年时,黄定胜的船只有在广运的圩日才会开行,行程是从大发到广运。再后来,越来越多村民家里都有了车,很多人更愿意开车去“赶闹子”,乘客愈加减少。2018年,黄定胜的船也停止了营运。
渐渐地,航行在平乐至广运航线的客船,只剩下了陀维南的那一艘。
老航线也有新魅力
在“平乐平安018”号客船的船舱里,除了乘客,还有各种各样的货物。乘客们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有蔬菜、水果、牛奶、零食、日用品,也有大米、饲料和刚从县城买的衣服。有时候,这艘船还会帮忙运送快递、钢材、电单车等,给沿江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对村民来说,这艘客船就像是他们与外界联通的“桥梁”。

平乐镇马渭村的黄女士经营着一家钢材五金店,与县城新安街的码头隔江相望。“每个月都有十几个广运的顾客会通过这艘船把他们买的材料送下去,确实蛮方便。”
像她一样依赖于这艘客船运货的乘客不在少数。广运村村民龚尚兰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几乎每周她都要从县城进一次货,而把货运回广运时,这艘船成了她的最佳选择。在她看来,客船运货不仅方便,也更经济实惠。
“坐船来回的船票是20元,这次的货品收费是5元。如果从村里开车到县城,油费就要五六十块,而且还得年轻人在家时才有车。”龚尚兰说,虽然从平乐到广运的县内客船如今只剩这一艘,但其实很多村民都相当需要这种交通方式。
2020年,从广运村到大发瑶族乡的公路通车了。虽然多了一种出行方式,但这条依山而建的水泥路较为蜿蜒曲折,而且广运村也依旧没有客车,2000多名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只能依靠水路出行。因此,即使在今天,水路航线也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开车去镇上会比坐船快一些,但很多老人坐不了车,大家还是觉得坐船更舒服。”广运村村民王启龙说。
有时候,卓勇也会在船上看到一些“生面孔”。这些乘客并不是当地村民,他们大多都是带着好奇心踏上这条客船,在他们的脸上,常常能看到期待而惊喜的表情。市民陈格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10月,陈格在网上看到这条航线的信息,这立刻激起了她的兴趣。一个月后,她的朋友来桂林旅游,陈格便带着她一起乘坐游船前往大发游玩。作为土生土长的平乐人,这是她第一次知道这条航线上还有客船在运营,“以前我虽然知道桂江客运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但身临其境地接触和体验到这条航线,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在她看来,虽然航线的沿途风光不如漓江精华段那样令人惊艳,但桂江的风景也同样秀美,值得一看,“从平乐到大发的票价只要5块钱,能坐一个半小时,在船上吹吹风既放松又惬意,还能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体验。”
这两年,越来越多像陈格一样的年轻市民开始关注到这条航线,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乘船的感受。在他们发布的视频和照片下,往往都有很多留言和点赞,这群喜欢探索的年轻人,赋予了航线新的价值,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条桂江上的老航线开始被更多人知晓,并散发出新的魅力。
来源: 桂林晚报
-
网传贵阳两出租车为了抢客导致乘客被撞翻,交通局介入
4月24日,一则“两辆出租车为抢客撞翻乘客”的视频在网络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事发地疑似在某城市街头,一名男子深夜在路边招手打车,突然两辆出租车几乎并排冲向男子,两车在向右变道过程中,因刹车不及将男子撞倒在地。4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经多方核实,确认该事件发生在贵阳市观山湖区观山东路靠近数博大道长岭北
时间:2025-04-25 17:24:00 -
科技人文双驱动,广州荔湾赴京专场招聘会吸引千人赴会
Transparency4月20日,广州市荔湾区“人才专列”驶入北京工业大学(平乐园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西校区),当日下午驶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站”荔湾专场校园引才活动以“荔展宏图,湾区筑梦”为主题。“北京站”荔湾专场校园引才活动以“荔展宏图,湾区筑梦”为主题 招聘活动现场汇集广州工控集团、广
时间:2025-04-21 09:36:00 -
进口订单暴跌,货运需求减少,美国港口预警“贸易冻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 环球时报记者 杨舒宇】“关税不确定性导致美国航运贸易面临重大中断。”美国金融信息网站“Guru Focus News”13日报道称,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国的海上贸易正遭受“关税冲击波”。数据显示,运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第一季度激增,但目前已出现“崩溃”迹象。美国进
时间:2025-04-16 07:51:00 -
轮渡、海底世界航线实现场景开放,青岛海上旅游联合运营迈出关键一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我在前海二中湾经营30多年了,加入联合运营后成了利润最高的一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儿。”成功竞得航线经营权,青岛天发旅游船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文召有感而发。为落实《青岛市旅游强市建设行动重点任务清单》,加速海上旅游产业升级,15日下午,青岛旅游集团举办联合运营•开放场景竞价会
时间:2025-04-16 06:15:00 -
缩短航程30天,降本30%!“珠海—巴西”直航首航启程
南都讯 4月14日23时,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珠海经开区”)高栏港国际货柜码头,伴随低沉悠长的鸣笛,满载格力电器家电、中联拉美有机肥、公元新能源太阳能组件等产品的“昌民号”缓缓驶向广阔的深蓝。这是“珠海—巴西”直航首航,未来,这条“黄金航线”将作为纽带,推动中巴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珠海
时间:2025-04-15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