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孤岛上的东坡智慧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苏轼于元符元年九月十二日,即到海南后的第二年,与客人饮薄酒后小醉,动笔写了一则“试笔自书”,又名“在儋耳书”,在浅显的叙述中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什么意思呢?苏轼说, 我刚到海南的时候,环顾四周,天空与海水相接,无边无际,心中凄凉悲伤,不禁感叹:“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海岛呢?”
过了一会儿又思考:天地存在于积水之中,九州处于大瀛海之中,有生命的万物,谁不是生活在岛上呢?把一盆水倒在地上,小草漂浮在水面上,蚂蚁附着在小草上,茫然不知要渡向何方。过了一会儿水干了,蚂蚁便径直离开;它见到自己的同类,流出眼泪说:“我差点就不能和你再相见了。”它哪里知道,转眼之间,就会有四通八达的道路呢?想到这些,我不禁会心一笑。

苏轼写这篇文章时,正处于人生极为艰难的谪居时期。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贬至儋州(今海南儋州),这是当时极为偏远、荒蛮之地,生活条件艰苦,远离亲友与熟悉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初到海南,面对茫茫大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流露出对困境的无奈与对归期的迷茫,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他并未一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而是很快进行自我开解。
他从宏观角度思考天地、九州、中国与海洋的关系,得出“有生孰不在岛者”的结论,将自己所处的海岛困境,放到更广阔的宇宙视角去看,淡化了个体的苦难。
接着,以“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的生动比喻,形象地展现出看似艰难的处境,实则可能只是短暂的、相对的。蚂蚁以为自己陷入绝境,却不知水涸后就有“方轨八达之路”,借此说明人生境遇的变化无常,眼前的困境也许只是暂时的,未来充满转机 。

这种豁达乐观、自我宽慰的精神,体现了苏轼一贯的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积极寻找精神寄托、自我调节的智慧。
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说,苏轼“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此篇文章便是有力的例证。
深夜的城市像一座漂浮的孤岛,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映出无数个加班的身影。我想起一位忘年之交发给我的一条消息:“感觉自己像被困在迷雾里的船,想跳槽但不知道该往哪跳。”回望书架上那本《苏东坡传》,书页间藏着的,是千年之前同样困于孤岛的灵魂留下的智慧。

初到儋州时,苏轼面对茫茫大海也曾心生悲戚。“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这声穿越时空的叹息,与现代都市人面对困境时的迷茫如此相似。
彼时的儋州,是朝廷流放罪臣的蛮荒之地,缺医少药、语言不通;而如今的城市丛林里,就业、房贷、职场内卷编织成无形的枷锁,将无数年轻人困在焦虑的孤岛上。
不少的“小镇做题家”,凭借努力考入一线城市的大学,毕业后却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他们的经历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许多年轻人的困境:心仪的职业被拒时的无助,勉强屈就低配岗位时的自我怀疑,每月应对窘迫的银行卡上余额时的恐慌。这些时刻,不正是现代版的“环视天水无际”吗?

但苏轼并未沉溺于悲伤,他以哲学家的视角重新审视困境:“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
这番思考如同一束光,穿越千年,照亮了现代人的心灵困境。是啊,人生本就是一段不断与困境相遇的旅程,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孤岛”上寻找出路。
苏轼将个人的困境置于宇宙的尺度下,消解了痛苦的绝对性;而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宏观视角,将眼前的挫折放在人生的长河中去衡量。
记得前段时间我听一位老友讲起他侄女的一段故事,这位老友去年曾去侄女在杭州临平的合租房看望。狭小的房间里堆满了堆放在大纸箱里的生活用品,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便条,其中有求职纪录,面试复盘的反思摘要,还有一二句话的读书笔和观剧心得,新的感悟又贴在老的纸条上……经过不少时间的左冲右突,她开始学习新媒体运营,尝试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听说现在的粉丝和流量节节攀升。

这让我想起苏轼在儋州的生活。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融入当地:用椰子壳做帽子,教百姓打井取水,在载酒堂传道授业。他把流放地变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将困境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老友侄女似乎也在践行着这种智慧,她在求职之余,坚持输出内容,终于打开了一片自媒体新天地。
苏轼在《在儋耳书》中用蚂蚁的故事隐喻人生:“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老友侄女的经历,不正是这个故事的现代演绎吗?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往往会放大痛苦,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但正如水洼终会干涸,困境也不会永恒。重要的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积蓄力量。

现在许多城市,都有民间的东坡读书会,每次聚会主讲人读一读苏轼作品中的一个专题一段经历,然后结合大家的工作生活状态展开讨论。各人谈谈如何从容应对人生种种挑战。我熟悉的一个主创人在她的PPT扉页上写着:“原来所有的孤岛,都是通向新大陆的起点。”
她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业余时间依然坚持创作,用文字温暖更多处于困境中的人。这让我想起苏轼在海南的影响——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处境,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站在城市的高楼顶端,看着川流不息的街道,我常常思考:苏轼的智慧为何能跨越千年,依然触动现代人的心灵?或许是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面对困境时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困境的技巧,而是直面困境的勇气,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智慧。

苏轼最终走出了地理上的“儋州岛”,每一个人也不应该长期在自己的“困境岛”内纠结。
许多人在为突破孤岛而努力前行。那些深夜里的焦虑、迷茫时的泪水、坚持中的汗水,终将汇聚成跨越困境的桥梁。如果觉得自己陷入困境之时,不妨想想苏轼的话:“念此可以一笑。”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孤岛”,都可能是命运馈赠的礼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其中的宝藏。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刚刚!海南航空回应“2人上错飞机”:有旅客未及时下机
7月8日,@海南航空 发文回应2人上错飞机一事:近日,有网友反映我司航班旅客错登机情况。经核查,7月7日HU7359(三亚-贵阳-兰州)航班在贵阳龙洞堡机场过站保障期间,有目的地为贵阳的旅客未及时下机,乘务组第一时间识别并妥善安排相关旅客下机。该事件得到及时处置,未对航班运行造成影响。感谢广大旅客对
时间:2025-07-08 10:51:00 -
果然视频|“老百姓需要就留在这”,菏泽大席师傅开餐车驰援榕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晨 岳致呈 7月2日中午,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一所学校的临时安置点内,800多份热气腾腾的红烧肉炖白菜粉条出锅。掌勺的是来自山东菏泽的“大席师傅”周天增,这个有着十几年年农村大席经验的汉子,带着自己的餐车和团队,跨越1700公里,将厨房搬到了抗洪救灾一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
时间:2025-07-02 18:36:00 -
儋州交警发布情况通报
【来源:海南日报】6月28日晚,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通报:6月27日,一段标题为“环海南岛摩旅误入高速被私家车逼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关注。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度重视,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来源:儋州交警头条号责任编辑:周凡妮内容审核:蔡宝莹值班总监:
时间:2025-06-29 11:48:00 -
永州市工信局举办干部荣誉退休仪式
红网时刻新闻6月26日讯(通讯员 周飞箭 李小月)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离退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6月26日下午,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干部荣誉退休仪式,局党组书记彭峰出席仪式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市工信局局长方智毅主持仪式。陈曙光、周治建两位荣退同志,在家局领
时间:2025-06-27 00:01:00 -
齐齐哈尔发布最新倡议
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全社会勤俭节约风尚,我们诚挚发出如下倡议:一、践行绿色生活,争当
时间:2025-06-25 0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