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长钱长投”生态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怎么做?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监管层推出多项措施引导“长钱长投”,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各类养老金等在内的增量资金入市进程加快。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推动“长钱长投”,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创新相关产品,同时也离不开投资者教育的持续深化。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指出,只有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市场才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优胜劣汰,长期投资才能产生财富效应,个人投资也就很自然通过委托长期投资的专业机构或者直接投资者长期持有,充分享受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红利。
优化投资生态 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并将“多措并举稳住股市”作为具体抓手。
“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政策体系已在制度、产品与监管引导三方面持续发力。”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罗荣华教授告诉记者,在制度层面,资本市场制度更加规范和长期导向,注册制改革、严监管下的退市常态化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质量,为居民进行长期投资提供了更清晰的“游戏规则”;在产品层面,投资工具日益丰富和透明化,以指数基金、ETF、养老目标基金、公募REITs等为代表的中低费率、标准化、可长期持有的工具逐渐普及;在监管层面,基金降费、银行理财净值化改革持续推进,压缩短期投机型产品空间,从鼓励“买产品”转向“做配置”。
从产品来看,ETF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只投资者,银行理财也增持ETF,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在“博时基金走进上交所活动暨ETF发展研讨会”上指出,投资人现阶段ETF投资的主要痛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不多元,即单一资产的收益降低,波动加大,须进行股、债、商品、REITs、比特币等多元化的资产体系以分散风险;二是研究不深入,即股、债、商品定价逻辑各异,投资人亟须对单类资产进行深度研究并形成对应的投资策略;三是配置难度大,即资产多元配置,需个性化的财富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四是运营不高效,即投资人多资产投资亟须更加及时、专业和全面的知识陪伴,更加方便、快捷的资产配置场景和模式;五是生态不完善,即券商、基金公司、指数公司、媒体、各类投资者需形成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方案》从引导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扩大定增战略投资者范围,优化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四方面作出安排,夯实“长钱长投”基础,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那么,金融机构怎么做?江向阳表示,博时基金正在加快改革创新,打造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特点可概括为“资产多元化、研究深度化、服务投顾化、运营体系化和生态可持续化”。比如在资产多元化方面,博时基金已形成跨A股、港股、美股、短债、长债、转债、信用债、黄金、REITs、比特币ETF(香港第一批虚拟货币资产)的产品体系,初步形成“多资产、全谱系、低相关”的资产体系。如博时科创产品系列、央国企红利资产系列,以30年国债、可转债为核心的债券资产等。
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 坚持长期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正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如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个人投资者往往受限于短期化考核思维,频繁交易,难以真正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健增长。
《2024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金融素养提升也有助于投资者践行理性、健康的投资行为。例如,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高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前20%的受访者)对同一标的持仓超过一年的比例为57%,而低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后20%的受访者)仅为45%。在提升多元化配置、减少投机偏好方面,金融素养得分较高的受访者表现也整体好于较低的群体。
《报告》指出,金融素养较高的投资者往往能更有效地识别风险,通过分散投资、设置止损点等策略来管理风险,并且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化决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换言之,高金融素养的投资者通常会在市场上留存得更久,而这样的长期投资实践又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金融素养,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更好地参与资本市场?罗荣华建议,投资者一方面要提升金融素养,另一方面要改善投资策略。比如,拥抱资产配置,学习综合利用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REITs及现金等资产构建多资产组合,不追风、不重仓单一资产;借助恰当的工具,充分利用ETF、目标日期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工具完成长期配置;坚持定投,定投可以缓解择时焦虑,更好地平滑波动,助力长期持有。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
中铁投资完成发行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
观点网讯:8月19日,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其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结果。此次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期限为5年,每张债券的发行价格定为人民币100元,票面利率为 2.05%,通过网下面向专业投资者簿记建档的方式进行。承销机构认购情况方面,申万宏
时间:2025-08-20 00:01:00 -
ESG公募基金周榜93期 | 上榜基金继续全部收涨,泛ESG主题主动型平均收益率达11.25%
每经记者:黄宗彦 每经编辑:魏官红2022年10月,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构建ESG公募基金数据库,并自此推出“ESG公募基金周榜”,通过追踪ESG基金表现、分析排名及变动背后可能的原因,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识别、筛选更具投资价值的ESG基金。本期ESG公募基金周榜的观察周期为8月11日至8月15日,
时间:2025-08-16 14:17:00 -
结构性机会涌现 99%权益类基金近一年收益为正
近一年来,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赛道轮番起舞,权益类基金业绩也同步攀升。Choice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6256只权益类基金(包含股票型、混合型)近一年平均收益为34.06%。其中,6193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99%;更有54只产品净值翻倍。从具体表现来看,权益类基金多
时间:2025-08-13 10:25:00 -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
时间:2025-08-12 18:48:00 -
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 精准画像推动个性化学习
Brooks与McCormack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把教育数字化转型看作一种包含文化、市场和技术等众多因素的系统性变革过程,重点放在促使高等教育模式和治理结构实现创新发展上。刘思来和薛寒则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或者数据价值的挖掘层面,更应该深入到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以及
时间:2025-08-12 1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