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朱熹在《大学》补传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至豁然贯通的境界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2 08:07:13    


朱熹认为,《大学》中第六章关于格物致知的叙述在流传中已阙失,于是自己写下了著名的一段补传。在这段文字里,朱熹提到“所谓格物致知者……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个豁然贯通的境界历史上众所纷纭,被某些学者质疑为佛家顿悟之类的神秘主义概念。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对豁然贯通的理解。人类知识发展至今,已分化出众多学科,按照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来区分,大概可以分为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这几大类。当一个人对这几类学科都有了一些基础,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各种思维模型,这个时候再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明白是哪个学科的范畴、应该从哪儿入手解决、需要去哪里查找资料,这就是将古今中外知识融会贯通的感觉。以我本人的体会,最近几年一直在全力补全自己的知识拼图,看自己原来反感的一些学科和著作,然后就体会到了豁然贯通之感。朱熹所说的“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应该就是全面掌握了各种自然社会学科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运用自如、融会贯通的感觉。


相关文章